附加系相关论文
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是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种,属于小麦三级基因源,具有大穗多花、耐旱、抗寒、耐盐、生长势强等诸多......
冰草属植物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种之一,主要分布在瘠薄寒冷的生境中,具有抗病、耐逆、多花多实等特性,可供小麦遗传改良利用。前期研......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小麦在栽培育种工作当中受栽......
利用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AI7045与普通小麦晋太170进行亚远缘杂交选育的小偃麦新种质CH366高抗小麦条锈菌条中32、条中33......
滨麦(Leymusmollis(Trin.)Hara,2n = 4x = 28,NsNsXmXm),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大麦亚族(Hordinae)赖草属(Leymus Ho......
染色体遗传工程就是按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削减、添加、代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或者其中一部分的方法和技术。高等植物的染色体遗传......
植物品种改良在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将始终处于重要地位,是农业科研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古代植物品种改良途径主要是凭经验对自然......
由于人工远缘杂交合成的异源多倍体难以直接应用于生产,为了更好的利用其他物种的遗传资源,人们通过染色体附加、代换、消除和易位等......
中间偃麦草蕴藏着许多对小麦改良极为有用的基因,是小麦重要的抗锈资源。为转移与利用其优良抗性基因对付不断出现变化的条锈病菌,本......
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近日,该校油菜遗传改良团队李再云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在线发表题为“Pro......
概述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介绍了近年来甜菜不同领域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应用进展,同时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在已掌握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染色体构成,并构建萝卜分子连锁图谱的基础上,以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为材料,利用(dp)RAPD分子标......
为了研究华山新麦草染色体在小麦-华山新麦草各衍生世代中的遗传规律并建立一套小麦-华山新麦草异源附加系,对小麦-华山新麦草BC1F......
旱麦草属(Eremopyrum)是用于小麦品种改良的又一潜在的植物资源.为了筛选小麦-旱麦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对普通小麦品种Fukuho×......
期刊
通过染色体原位杂交、RFLP分析和染色体重双端体分析,对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VE161小麦不育异代换系及其......
通过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创制附加系、代换系及易位系是小麦遗传改良中利用长穗偃麦草优良基因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将长穗偃麦......
以重复序列pAS1和pSc119.2为探针,对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的F5代植株进行了FISH分析,同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
为了进一步研究茸毛偃毛草基因向小麦中的导入情况,采用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技术对新创制的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E-3的醇溶蛋......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我国黄淮麦区新发现的一种病原线虫,但在小麦属中缺乏有效抗源。为从小麦近缘种属中发掘抗......
采用细胞学方法,对偏凸山羊草5M^v染色体附加系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株系150415的核型公式为2n=6x=43=37(2SAT)+6sm(2SAT......
为了解不同遗传背景的黑麦染色体对普通小麦主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采用SDS-PAGE和A-PAGE分析了两套小......
为了解茸毛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与小麦经过杂交、回交所选育的小偃麦新种质Y176—3的遗传特性,对该系进......
对中国春一长穗偃麦草(E.elongata 2n=14EE)二体附加系(1E-7E)与中国春—柱穗山羊草(Ae.cflindrica 2n=28 CCDD)2C二体附加系杂交后代进行......
利用小麦-黑麦的7个附加系为材料,研究了黑麦染色体对籽粒淀粉粒的形成和胚乳细胞数目多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黑麦染色体对淀......
十字花科菘蓝为我国传统的染料与药用植物,其基因组结构及遗传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在十多年间系统开展了甘蓝型油菜与菘蓝的体细胞......
蔬菜用芥菜为我国著名的特产蔬菜,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异,有叶用、根用、茎用、芽用等类型,为天然的遗传研究突变体。他们在叶、根、......
小麦成熟期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PHS)是世界性小麦自然灾害,指小麦在收获前遇到阴雨或潮湿环境下的穗上发芽。在整个穗发芽的......
为建立长穗偃麦草(Lophopyrum elongatum)E^e染色体组特异的分子标记,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国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代......
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融合导致的异源多倍化过程常常伴随着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如将一个亲本的基因组从异源多倍体中分离出来,......
为创制稳定遗传的甘蓝型油菜—菘蓝二体附加系,以花粉育性很低、在甘蓝型油菜品种华双3号(2n=38,AACC)上附加一条菘蓝(2n=14,II)特......
为探讨长穗偃麦草E染色体在硬粒小麦背景中的传递特点,利用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
本文综述国内外小麦远缘杂文工作成果、分析小麦远缘杂交过程的障碍及克服办法,并对其前景进行估价。更多还原......
小麦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害虫,是世界性小麦重要病虫害之一,能造成小麦减产10%-30%。麦蚜吸食小麦汁液,严重时引起枝叶......
大麦(Hordeum vulgare L.)分为野生大麦(H.vulgare ssp.spontaneum)和栽培大麦(H.vulgare ssp.vulgare),因为具有早熟、耐瘠、适应......
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ssp.durum)是一种面筋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四倍体栽培小麦。硬粒小麦不仅品质佳,对小麦叶锈病、......
为建立智利大麦染色体新的细胞遗传学标记,用多聚核苷酸探针对中国春一智利大麦双二倍体、1H“和1H“S杂合附加系、4H“、5H“、6H......
为了研究2H染色体对小麦农艺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测定了普通小麦中国春(CS)、栽培大麦Betzes及其杂种衍生的二体异附加系CS+2H和3个异代......
现年七十七岁的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许(火良)光博士,七十年代后期曾当选为美国人类学会副会长、会长。这是由于他1961年发表的......
<正> 本世纪30年代,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形成和移动功能的发现为人工合成多倍体提供了有力手段,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tmarck)作......
小麦非整倍体(过去简称为小麦单缺体)研究,始于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后有了很大发展,而我国最近才有人开始研究。目前,国内对这项......